上游開采直接受益,油氣服務略微滯后,下游議價能力偏弱,油價上漲利潤受損。
2022年以來,原油價格一路攀升。據預測,原油供給仍然偏緊,OPEC+維持謹慎擴產,美國頁巖油增產緩慢。因此,至少二季度以前原油供需仍然較為緊張,支撐原油價格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。石油作為工業(yè)之母,產業(yè)鏈相對較長,其價格變動也會通過產業(yè)鏈傳導給相關行業(yè),不過傳導過程存在差異。
原油價格上漲對于上游開采行業(yè)的影響存在兩條路徑,一是直接受益于產品價格的上漲,開采業(yè)務的毛利率得到提升;二是受益于存貨價值的升值,有豐富石油儲備的企業(yè)受益更為顯著。從申萬石油開采板塊企業(yè)的ROE來看,其與原油價格呈現(xiàn)明顯的同步關系,當原油價格上漲時,企業(yè)ROE抬升明顯,反之,當原油價格下降時,企業(yè)ROE往往也跟隨下跌。
油價上漲對于油氣服務和設備行業(yè)的影響相對間接,其傳導路徑是,油價上漲→石油生產企業(yè)盈利改善→帶動開采、勘探等資本開支的增加→提升油服和設備的需求進而使得油氣服務企業(yè)盈利改善。從申萬油氣設備板塊以及油服工程板塊企業(yè)ROE來看,其變動與原油價格方向一致,但滯后于油價三個季度左右,例如2016年3月布倫特原油價格降至底部35.21美元/桶,此時油氣設備企業(yè)ROE仍在加速下行,到了2016年12月份才正式確認底部,油服工程板塊ROE也有類似特征。
對于石油煉制行業(yè),溫和的油價更有利于相關企業(yè)ROE的提升,而油價過高可能會產生反噬。石油煉制行業(yè)受國內成品油定價調控影響較大,當國際原油價格低于40美元/桶時,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,而是按照原油價格40美元/桶以及正常的加工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;當國際原油價格在40-80美元/桶時,按照正常的加工利潤率上調成品油價格;而當國際原油價格在80-130美元/桶時,則是逐步扣減加工利潤率,直至加工利潤率為0,此時石油煉制企業(yè)利潤開始受到油價上漲的反噬;而當國際原油價格大于130美元/桶時,成品油價格原則上不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,此時石油煉制企業(yè)開始虧損,國家則會采取適當的財稅政策,以保證成品油的生產和供應。從申萬煉油化工板塊企業(yè)ROE的波動中便可以清楚的看出這種關系。當原油價格低于80美元/桶時,煉油化工板塊企業(yè)ROE隨油價上漲而上漲,而當原油價格超過80美元/桶時,相關企業(yè)的ROE便開始逐步回落。而本輪原油價格已經超過120美元/桶,此時煉油化工板塊企業(yè)的利潤已經開始受到侵蝕。
石油化工行業(yè)同樣更偏好溫和油價。當油價溫和上漲時,相關企業(yè)可以通過提高價格將成本上升壓力轉嫁至下游,并且企業(yè)也會受益于價格上漲帶來的存貨升值。而當油價上漲過快時,石化產品向下游傳導成本的路徑可能受阻,其盈利也會遭到反噬。以申萬化學纖維和塑料板塊為例,2009年三季度-2010年三季度,油價上漲帶動相關板塊企業(yè)ROE抬升,不過后續(xù)當油價繼續(xù)上揚升至100美元/桶時,相關企業(yè)的ROE則出現(xiàn)了大幅下滑,直到2016年一季度油價開啟新一輪溫和上行時,企業(yè)ROE才又開始同步上漲。而本輪原油價格過快的上漲同樣可能會對相關企業(yè)的ROE產生負向影響。
與上、中游企業(yè)議價能力偏強不同,下游企業(yè)議價能力往往偏弱,只能被動接受上、中游企業(yè)的成本傳導。例如航空運輸業(yè),航油成本在其運營成本中的比重相當大,因此原油價格上漲對于相關行業(yè)毛利率的影響相當大,2008年以來三輪油價的上漲均伴隨其毛利率的回落。服裝家紡業(yè)也有類似表現(xiàn),原油價格的上漲帶動PTA、滌綸聚酯、錦綸等價格上漲,提高了服裝家紡行業(yè)生產成本,壓縮了其利潤空間。
原油價格上漲催生替代效應,以煤化工等為主的替代產業(yè)鏈或將受益。與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相比,中國的煤價整體保持了相對穩(wěn)定,遠低于原油近50%的漲幅,煤化工產業(yè)的成本優(yōu)勢逐步體現(xiàn)。過去幾輪油價上漲,煤化工板塊企業(yè)的毛利率以及ROE均有較大幅度的抬升,因此預計此輪油價上漲也會帶動相關企業(yè)盈利的進一步向好。
本文章轉自《證券市場周刊》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